您所在的位置:广东广州儿童医院 > 性早熟>

关于性早熟的误区大盘点

 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孩子性发育时间再次提前,目前女孩平均已提前至9.7岁,而男孩为11.3岁。很多家长开始紧张起来,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“早熟”而影响身高。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一起来来哦接一下吧。

  误区1:发育提前影响长高

  所谓的“初潮早,成年后长得矮”是针对性早熟患儿,正常人群并非如此。家长不应把“性早熟”和发育年龄的“年代提前”趋势混为一谈,而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一个是异常现象,一个是正常趋势。所谓的“早熟”是指比正常群体普遍的发育年龄提前出现第二性征(发育征象),女孩乳房和阴毛发育、初潮呈现;男孩睾丸增大、阴毛发育、变声和遗精。实际上,从上世纪70年代起,全范围内都呈现了青春发育年龄提前的“年代趋势”。发育年龄虽然提前了,但发育进程并未因之改变,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。

  专家认为当代中国孩子较早发育的主要原因可能和中国经济腾飞、孩子营养健康状态 改善有关。至于公众猜测颇多的“环境中的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因子是否发挥了作用”,目前国内还没有确切的研究成果公布。

  误区2:女孩九岁乳房发育就是“早熟”

  经常有些家长见孩子9~10岁乳房发育,就急着来看医生。家长不必过分担心,现在中国正常女孩乳房开始发育年龄是9.2岁。9~10岁乳房发育不符合前述的早熟年龄。但去医院进行相关评估还是合理的。例如了解生长情况,骨龄等。

  发现孩子有早熟现象,需要先鉴别“真假”。过去所说的真性早熟现称为中枢性性早熟,此类早熟女孩从乳房增大、阴毛发育到初潮来临的整个发育进程与正常孩子一样,只是发育启动的时间提前了。假性早熟现称外周性性早熟,例如有的孩子误吃避孕药,几天后就会乳房发育,两周到四周后便阴道流血。有些家长一听是‘假性’的就放下心中的大石头,其实未必如此乐观。中枢性性早熟可分为两种,即包括垂体瘤等脑部肿瘤在内的脑部病变引发的(器质性)和查不出原因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。器质性中枢性性早熟男孩常见,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则以女孩高发。外周性早熟虽然有部分患儿是因外源性激素物质摄入,身体排出激素后可恢复正常。但相当一部分外周性早熟因某些内分泌疾病、内分泌肿瘤所致。

  在鉴别“真假”之后,如果属于真性早熟,男孩要做磁共振以排除脑部病变的可能,而女孩如果小于六岁,或者发育进程过快,从乳房发育到初潮出现的时间不到两年,或者骨龄生长过快,也需要做磁共振检查。

  误区3:骨龄大就是“早熟”

  性早熟对孩子的影响当属身高。尤其是中枢性因素引起的早熟,因性激素过早分泌,骨龄增长快,骨骼过早闭合,生长时间因此缩短导致身材矮小。

  但是,排除了脑部病变可能后的中枢性性早熟,也不一定都需要治疗。有些孩子虽然骨龄提前,但身高也与之平行,例如有些七八岁的孩子骨龄已到十岁,但身高也达到十岁孩子的标准。如果骨龄预测孩子的身高不低下,一般不需要治疗。现在社会上对骨龄检测过于迷信,在专科医生眼里,骨龄大和早熟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。!次就诊评价认为不需治疗时,应过4~6个月后复查其后的变化。也有些孩子骨龄以后才加速。

  误区4:牛奶豆制品鸡肉是早熟的“祸首”

  在食物方面,公众非常担忧“吃出性早熟”的问题,近年来牛奶、豆制品、鸡肉等纷纷“中枪”。专家指出,某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塑化剂、避孕药等,可干扰性激素的正常水平。但从总体上来,食物因素与性早熟并无直接联系,而属于间接联系,家长没必要过度担忧“吃出性早熟”。

  前段时间关于“奶粉中添加雌激素,婴儿吃出大乳房”的传闻已被证明是商业闹剧。奶粉中添加雌激素,既不改善口感,还使生产成本增加,商家为什么要添加?豆制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,但含量不多,没有报道过因吃大量豆制品而导致早熟的案例。家长没必要因噎废食。!的预防性早熟方法,就是营养均衡。

  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性早熟误区的盘点,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性早熟的发生,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,一定要及早干预治疗。还有其它问题想要咨询了解,欢迎拨打广州六一儿童医院专家服务热线:,我们的在线专家将会为您详细解答。